你的位置:快三大小单双出的次数是一样多吗 > 新闻动态 > >第一批人堵成“鸳鸯锅”!200公里开5小时,新能源4小时才充上电
热点资讯
新闻动态

第一批人堵成“鸳鸯锅”!200公里开5小时,新能源4小时才充上电

发布日期:2025-10-12 18:48    点击次数:130

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,具体信息来源已赘述在文章结尾。

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,具体信息来源已赘述在文章结尾。

文/编辑 乐乐

200公里开5小时!电车充电要等4小时?

泰山游客爆满甚至开始卖“坐铺”。

好好的国庆出游硬生生把“诗和远方”变成了“人在囧途”。

有人提前摸黑出发,本以为能避开车流,却还是成了“首批堵车人”。

展开剩余94%

有人专挑“小众景点”没想到在上亿人出游的前提下,小众也能变成大众。

有人被堵的“没招”了,直接在高速上涮起了火锅、打起了麻将,主打一个苦中作乐。

这场一年一度的全国大迁徙,再次以各种令人啼笑皆非的方式上演。

明知国庆出游会堵车,为啥人们还是乐此不疲?

今年的国庆期间,又发生了多少令人哭笑不得的名场面呢?

高速变“停车场”,车主遭遇“人在囧途”

今年的国庆拥堵来得格外早。

9月30日下午,不少高速公路就已经开始出现拥堵现象。

高速主干道上,燃油车和新能源车泾渭分明地排着队。

被网友调侃“这哪是堵车,分明是鸳鸯锅涮车”。

更崩溃的是新能源车车主。

从广州自驾回湖北的辰女士,在湖南官庄服务区拿到充电号时彻底傻了眼。

因为服务区仅有的2台充电桩4个接口,几十辆新能源车排起长队。

有人干脆在车后座铺起毯子睡觉,有人蹲在充电桩旁啃面包刷屏等待。

辰女士领到了49号而当前叫号刚到35号。

“从晚上7点等到11点半才充上电,光充电就花了4小时,比开这段路的时间还长!”

辰女士在社交平台吐槽,500公里的路程,她足足开了11个小时。

中途充了5次电,其中3次都在湖南境内遭遇排队大军。

这种场景并非个例。

四川车主徐先生的经历更夸张。

他在贵州古基服务区遇到“充电霸位”。

有车主充满电后直接在车里睡熟,他硬生生等了2个多小时才补上电。

“朋友都笑我是大冤种,可开电车就是图省钱,只能认栽”。

堵车神操作:火锅麻将齐上阵,高速变“狂欢场”

当焦虑在车流中蔓延时,中国人的豁达基因开始显现。

有人打开后备箱搬出折叠桌、电磁炉,不到十分钟就支起了临时“灶台”。

牛油锅底咕嘟冒泡,鲜切牛肉、手打虾滑码得整整齐齐,连油碟和干碟都备了两种。

隔壁车道的加拿大留学生艾米丽,穿着冲锋衣在冷风里直搓手,被香味勾得挪不开步。

“喊她来吃,刚开始还矜持,吃了片毛肚眼睛都亮了,连说‘Amazing’!”

这并非孤例。

京港澳高速上,四辆车围成“牌局圈”。

车主们支起麻将桌酣战,连路过的交警都忍不住驻足围观。

沪昆高速的应急车道上,大妈们伴着手机里的音乐跳起广场舞。

裙摆翻飞间把堵车堵成了联欢会。

泰山惊魂夜:99元坐席抢破头,大风里硬扛寒雨

如果说高速堵车是“开胃菜”,景区里的遭遇才算真正的“西天取经”。

10月1日的泰山,迎来了年度最汹涌的人潮。

游客背着登山包挤在人群里,每走一步都要踩着前面人的脚后跟。

有人提前半个月没订到山顶酒店,想着凑合一晚等日出。

却没料到一场“劫难”正在袭来。

当晚十点,泰山突降小雨,6级阵风裹挟着寒意扑面而来,山顶气温骤降至接近0℃。

在空旷的山顶,人群只能往还能勉强避风的厕所挤。

连隔间的台阶上都坐着裹着外套的游客。

有人把雨衣铺在地上蜷着,有人靠在墙上打盹。

冷风从窗户缝钻进来,冻得牙齿打颤。

而此时,山顶宾馆的普通标间已经炒到千元以上,还一房难求。

不少饭店甚至推出了“99元过夜坐席”,含一桶泡面、热水和充电服务。

即便如此,也得靠抢才能拿到席位。

而没抢到的游客,只能在碧霞祠等免费避雨处挤着。

景区工作人员打开了所有能开放的室内空间,却依然容不下蜂拥的人群。

此事很快冲上热搜,网友们吵成一片。

有人吐槽“饭店吃相难看”,“平时20块的座位卖99,这不是抢钱吗”。

也有人觉得情有可原,“至少提供了避雨的地方,总比在厕所冻着强”。

更多人提醒“出门前要看天气预报”,“山东国庆下雨早有预警,非要扎堆去怪谁”。

景区工作人员回应称,已加派人员疏导。

并通过广播提醒游客注意安全,建议选择晴朗天气登山。

类似的场景在全国景区上演。

西安兵马俑博物馆里,参观队伍绕了展厅三圈。

有人调侃“看兵马俑的游客比兵马俑还多”。

三亚海滩上,遮阳伞密密麻麻排到天边,想找块空沙滩躺下都难。

明知堵成粥,为何8亿人还要出门?真相扎心又暖心

堵车时骂骂咧咧,到了目的地又开心拍照。

一边发誓‘明年绝对不出门’,一边偷偷规划下次旅行”。

这届游客的“分裂行为”,背后藏着太多无奈与期盼。

对“打工人”来说,国庆是无可替代的存在。

平时996加班,周末单休只想补觉,春节要回家团圆。

只有国庆这7天,能真正属于自己。

哪怕知道会堵,也觉得“堵车不可怕,可怕的是假期结束还没出门”。

更现实的是家庭刚需。

孩子平时上学、兴趣班排满了,只有国庆能放下一切玩一玩。

除了孩子,老人的出游需求也成了很多人国庆出行的初心。

尤其很多当过兵、保卫过祖国的老人,都想趁着国庆亲眼去看看天安门。

为了不让父母留遗憾,孩子们只能硬着头皮出门。

最关键的是,为了迎接国庆,各大景区也是使尽了浑身解数。

北京的升旗仪式、上海的灯光秀、西安的城墙灯会。

这些只有国庆才有的场景,吸引着人们不远千里赶来。

社交媒体更放大了这种热情。

刷着朋友圈里的美景美食,听着同事聊旅行计划。

很多人会产生“不出去就落伍了”的感觉。

这种从众心理,让国庆出行成了一场“集体狂欢”。

大众评价两极:是遭罪还是值得?

对于国庆出游这场“全民折腾”,大众的看法褒贬不一。

有人算过一笔账:来回油费过路费2000元,景区门票住宿5000元,堵车耽误3天。

最后只看了场人海,“这哪是旅游,是花钱买罪受”。

有人晒出高速堵车12小时的经历,直言“明年再出门就是傻子”。

还有人吐槽景区物价,“一瓶矿泉水卖10块,一碗泡面25,抢钱也没这么明目张胆”。

但更多人选择“苦中作乐”。

因为在这场全民“西天取经”里,除了吐槽和调侃,更多的是让人暖心的瞬间。

郑栾高速上,李女士的火锅不仅招待了外国游客,还分给了周围车主。

泰山的寒夜里,有游客把多余的雨衣分给没带伞的人。

有年轻人给老人让座,有妈妈把孩子抱在怀里取暖。

高速服务区里,新能源车车主们自发形成了“充电互助群”。

有人分享附近的离线充电桩,有人提醒哪段路不堵车。

有人主动把快充满的车位让给电量告急的车主。

这些瞬间,让我们读懂了国人对生活的热爱。

结语:堵车堵不住的,是对生活的热爱

当国庆假期结束。

那些堵在路上的时光、挤在景区的瞬间,渐渐变成了回忆里的片段。

有人说“明年再也不出门了”。

但大概率下一个国庆,依然会收拾行囊出发。

因为我们都明白,那些堵在路上的时光,是陪孩子嬉笑打闹的难得机会。

那些在景区排队的瞬间,是和父母并肩散步的温馨时刻。

那些陌生人之间的分享,是平淡生活里的小确幸。

国庆出游,图的从来不是舒服,是那些平时挤不进日子里的陪伴与感动。

高速上的“鸳鸯锅”终会散去,泰山上的寒风终会停歇。

但那些藏在拥挤里的温暖、那些苦中作乐的豁达、那些对生活的热爱,永远不会褪色。

这,就是中国人的假期,堵并快乐着,累并幸福着。

因为我们始终相信。

最美的风景,不仅在目的地,更在通往目的地的路上。

【免责声明】

文章描述过程、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

文章描述过程、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

发布于:广东省

上一篇:渭南高新区:以“智”为钥,渭南智造激活产业升级新动能
下一篇:没有了